圍繞從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石中回收鈦鐵礦和含鈷鎳硫化物,進行過大量試驗研究工作。
根據(jù)鈦制品生產對鈦精礦質量的要求和有利于資源綜合利用,首先研究制定出以選鐵后的尾礦為原料,用螺旋溜槽粗選出含二氧化鈦為30q.左右的粗鈦精礦產品,再進一步用高壓電選進行精選的主體流程。為了強化粗選作業(yè),可以將強磁選或圓錐(尖端溜槽)選礦與螺旋溜槽相結合;為了保證精選順利實施,要將干燥分級與電選相結合。據(jù)此,形成3種回收鈦、鐵礦和鈷鎳硫化物產品的流程,即螺旋電選流程、強磁選一螺旋溜槽一電選流程和圓錐(尖縮溜槽)一螺旋溜槽一電選流程。
在試驗基礎上,1979年建成攀枝花選鈦廠,經(jīng)調試后,生產順行,產品質滿足丁鈦制品生產的需求,市場銷售逐步擴大。其生產工藝流程如圖2 5 -9所示。該工藝流程的特點是選鈦原料(磁選尾礦)經(jīng)分級脫出-0 04 mm細泥后,進入粗選作業(yè),粗選主要包括重選、硫浮選、磁選、脫水和過濾等工序;粗精礦精選包括干燥分級、電選 精礦產品包裝等工序;細泥(-0.04 mm)部分沒有進行回收,并從最終尾礦中排出。
隨著市場對鈦精礦的需求量日益增長,攀枝花選鈦廠于1996年開始建立細粒級鈦鐵礦強磁選~浮選生產線,發(fā)展成分級人選流程,粗粒級用重選一電選,細粒級用強磁選一浮選,對全粒級鈦鐵礦都進行回收,使選鈦流程更加完善,產品產量進一步提高,其生產工藝流程如圖2.5 -10所示。